全面提升退役军人的技能素质,提高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促进退役军人充分稳定就业,我省近期启动实施“退役军人学历提升行动计划”,具有安徽户籍或在皖务工满6个月(提供务工合同)的高中、中职学历或同等学力的退役军人均可报考。退役军人入学后将采取学分制管理、多元化教学,实行弹性学习时间,鼓励半工半读、工学结合。
“退役军人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有哪些招生院校?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了解到,招生院校为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将依托本校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遴选适合退役军人群体,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特别是涉及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发展领域的相关专业。“优先考虑养老护理、家政服务、烹饪、电子商务、物流、现代农业、机械制造、焊接、汽车维修等在当地就业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
“退役军人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招生计划单列,招生院校自行申报,省教育厅将在2020年已经下达且未完成的计划总量内,统筹安排招生计划并向社会公布。符合报名条件的退役军人要根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的报考通知要求进行报名。报名成功的退役军人到市或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进行资格审核,统一出具证明材料后,按照招生院校章程规定的时间,参加招生院校组织的测试。退役军人可免于文化素质考试,由招生院校结合疫情防控要求组织职业适应性或技能测试,根据测试成绩择优录取。
在教学安排上,我省要求招生院校坚持“宽进严出”原则,确保退役军人学有所成、学有所获。退役军人入学后采取学分制管理、多元化教学,实行弹性学习时间,鼓励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可采用网络课程等形式,学习公共基础课程,保证培养质量。退役军人可以免修服役岗位相关专业课程以及公共体育课、军事课等课程,经学校审核认定并获得相应学分。
我省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为退役军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我省还将按规定给予退役军人学生助学金资助,其他奖助政策按现行规定执行。各扩招院校要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针对不在国家规定学费资助范围的家庭困难的退役军人学生制定学费减免、资助办法。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刘媛媛